返回栏目
首页医疗 • 正文

娃1周岁了,我们还是被社区医院坑了

对象:育儿知识怎么样     管理员

小椰子1周岁了,老母亲觉得这一年其实过得挺快的,每日累成狗,但是还是不想他那么快长大。老母亲想看着他慢慢长大。

社区医院是个大忽悠今天我们来唠唠另外一件事情,现在说起来我都很生气。早在上周就考虑到满1周岁就可以抢号打水痘疫苗了,跟社区医院再三确认周岁当天就可以打之后,老母亲调好闹钟,蹲点进去抢号,系统瘫痪,我刷新了无数次后终于抢到了一个号,这紧张程度简直堪比当年春运抢票。(不得不吐槽,自从疫情实行预约机制以来,哪怕是抢一个平日的疫苗号简直也难于登天,更别提周末了,可是去年明明平日去打疫苗都可以随打随走,不知道为啥实行预约制后反而抢不到号了,想不明白)。继续说回打疫苗的事情。昨天我上班,队友带小椰子去打疫苗,交代好疫苗本的放置位置和要打的疫苗,并嘱咐他要给扎个手指血查一下血红蛋白情况。本以为这么的简单流程半个小时搞定,可谁料,社区医院的医生硬生生给折腾了全面体检。

不是周岁吗?那给你安排一个体检吧,骨密度测试没做过,那给你开一个,视力检查没有查过吧,那也整一个,不是要抽血检查么,那顺便查查乙肝抗体,牙齿1周岁才长4颗,囟门到1周岁都还没有完全闭合,身高也不太够,你这是缺钙呀,有早期佝偻病的症状。听着队友在电话里的转述,我真的是火冒三丈。这社区医生要么就是无知到极点,要么就是为了赚点检查费而做个大忽悠。真的是什么都能扯到缺钙的问题上来,而骨密度测试也早就被否决了,但是对于知识储备不够全面的家长来说,很容易被那些医生的话给唬到,而选择给娃做一系列不必要的检查以及吃一些不必要的药。借双慧眼去识破不靠谱怪我平时科普不到位,队友对这方面的了解也不多,所以才会被忽悠了。但是社区医生的这种做法并不是个例,听队友说,昨天好多宝宝都有被医生要求做同样的检查,有的宝宝甚至情况被医生说得更严重。而妈妈群里也总有各种吐槽医生不靠谱的声音,从小到社区医院,大到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这些医生或因为自身水平有限又不懂得学习提升,育儿知识还是用的老一套思想,很多观念都未更新,知识储备甚至比很多家长都要差,或因为利欲熏心,推荐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药。

我上周去一个医院做乳腺B超检查,那个做检查的医生在得知我娃已经快1岁了竟然还在哺乳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她很坚定地告诉我,1岁了后母乳早就没营养了,该断奶了。当时的我简直震惊了,没想到这话竟然是出自这家医院的医生,母乳任何时候都要比奶粉和牛奶好这是基本的常识。哎,我懒得反驳她,只能呵呵了,心想我喂我的,干你屁事呢。可见,整体的医疗大环境是如此地糟糕,作为家长真的不得不多长个心眼,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掉坑里。譬如前段时间的大头娃娃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大头娃娃太让人心痛

上个月,刷屏的湖南郴州的大头娃娃事件调查结果出来了,公告显示会对涉事县城的两名官员进行免职处理,对涉事母婴店依法处置,对于出现问题的儿童简短几句话交代了一下,总结一句话就是确实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但好在头围等身体各种情况还是正常的。读到这里,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一方面希望这个调查结果是真实准确的,那些儿童只是短暂的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却对于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结果表示担忧。经过了解,大头娃娃事件的起因就是因为当地宝宝牛奶蛋白过敏,被母婴店的导购员错误宣传引导,购买了完全不是奶粉的固体蛋白粉给娃吃,从而导致娃发育不良,头骨突出等种种不良症状。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是郴州市不到一年来第二次发生“大头娃娃”事件。今年3月30日,十几名家长在“问政湖南”上发文称,2019年郴州发生一起“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全因郴州儿童医院医生向患儿推销奶粉所致”。所谓的奶粉同样是固体饮料,名字叫“舒儿呔”。固体饮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婴幼儿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质和营养素含量远低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这是基本的常识,如果母婴店的导购不清楚的话,那医院医生不可能不知晓。可是从这两起事件来看,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都装作不知道,就这样把一个婴儿的生命健康肆意玩弄,简直可恨至极。医疗大背景太糟糕,父母要多学习这两次被报道出来的大头娃娃事件只是这一家母婴店导购或者某个医生的个人行为还是行业内默认的潜规则呢?如果只是个人行为,那这些处理结果倒也能解决问题,但若这只是行业内乱象的冰山一角,就太可怕了。按理来说,婴幼儿的护理和健康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对孩子呵护必须万无一失,对伤害孩子的行为必须零容忍。可现实却是另外一番情况。育儿市场乱象丛生:宝宝出汗多及枕秃就会被医生要求补钙,胀气就会说是积食要求去做小儿推拿,孩子长不高就被引导去买各种营养素,动不动就给孩子开药输液。当大部分基层医生或因为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或因为利欲熏心,给孩子开各种各没必要的药,当母婴店为了促进销售声称要给孩子补钙补铁补锌补DHA和益生菌的时候,如果父母本身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育儿思维,就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更健全的机制和更加良好有序的育儿市场在当下暂时不太可能等到,作为爸爸妈妈能做的唯有多储备育儿知识,以便在鱼龙混杂的育儿圈里能多一点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娃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系数少一点。在这一点上我是深有体会的。作为一个在岗马上一年的麻麻,我从一个零育儿知识储备的人变成现在有五六十分(自认为的),进步算是比较大的了。但是从昨天的情况来看,坑无所不在,在科学育儿这条路上,除了自己不断成长之外,还得带动家里人一起进步,这样才有可能让娃少受很多不必要的罪。

最新文章Related

热点文章Related

管理员

Copyright© 2002-2022 WWW.jindixinj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