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彭医生。
今天看新闻,北京青年报给我推送了一条“手术室里全是钱”的文章:
大概意思是说,有一家医院,年会上面挂的横幅,一不小心把心底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了——有病人来治病,就有钱。
医生也是人,在当今社会“笑贫不笑娼”的风气下,大家都想着搞钱,似乎是一件常事。
个人收入直接和绩效挂钩,医生的绩效哪里来?想想就明白。
(gj实际上现在医保已经入不敷出了,现在正尝试一个“三明医改”政策,大概是让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不和这些绩效挂钩,提供较为基础的诊疗服务,具体效果,还要慢慢看)
不过新闻中的这家民营医院,吃相稍微难看了一点。看病贵看病难本身就是老百姓的敏感话题,整个“手术室里全是钱”,被发到网上,有点明目张胆。
看完这个新闻,我开始想到一些中医行业的事。有些朋友说:这些西医太坏了,还是中医好。便宜又有效。
呵呵,还真不见得。
中药方子的可塑性太强了。中医用药自己的选择太随意,且在“一人一方,辨证论治”的旗号下,缺乏监管。
一个发热,羚羊角1g90多,10g近900,可用可不用,你用了就多几百块,该怎么用没人监督你,你用不用?
一个调理,虫草1g472块钱,10g就4000多,炒作到都觉得是好东西,患者病急乱投医,你用了他也不怪你,你用不用?
太考验医生个人医德医风了——所以古人才说,德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我记得早些年,我四处跟诊时期,曾在某公立大三甲,看过某些老专家的秘方。
截图给大家看看那时候做的pdf笔记:
这类秘方,我存挺多的,从省级名老中医到市级的都有,为了见多识广嘛……
今天只简单上2个图。
这些方子,大概意思就是,来了肺癌的,肝癌的病人啥的,不需要花时间慢慢看,慢慢辨证,直接用,复制粘贴,5分钟一个。去交钱吧。
效果怎么样?
这个说不好,我一个病人详细看半小时,仔细斟酌一个处方,效果也不一定出的来,不过这些专家的患者依从性好,愿意坚持吃药,应该有些也有效果。
反正药价不便宜。
有个学生跟我说,老师,我去跟诊一个专家,人家开一周药好几千,一天20多w的流水,比你一年都多。
我:……你还年轻。别学这个。
我看的到他眼里那种羡慕与蠢蠢欲动,我也是从这个跟诊阶段过来的,只是我看的比较多,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好医生。所以我知道有些东西,虽然存在,但不正确。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对他这种羡慕口吻的无力感。毕竟我只给他上过一学期的课。
这些学生总有一天也会成长为一个医生,走上不同的岗位,或者去三甲大平台,或者去基层小地方。人生匆匆数十载,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以前是这么想的,只是如果都是这样大剂量的滥用中药,道地药材自然越来越贵,想独善其身何其难也!
只是我想起那些年遇到的那些贫苦的病人——他们可能是我们的丈夫,妻子,父母,儿女,用颤颤巍巍的手,拿着西医的放弃治疗书,喝着越来越贵的中药,结果又如何呢……
从“但愿世上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到今天“虎虎生威迎新年,手术室里全是钱”,人啊,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食药监管局通报,济南中医不孕不育医院等多家上“黑榜”
食药监总局:23批医疗器械不符合标准 中医诊疗也包括
曝林州市中医院给24名患儿注射过期药物 涉事员工被处罚
郑州市第二中医院边治疗边加价 从400多元一路涨价至6000多元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医改后收费越来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