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
说好买车之后会有补贴,但最后却被告知自己没有资格领取,车主一气之下将厂家告上了法庭。近日,网获悉一份裁判文书,车主金某被告知自己没有达到相关要求而不能领取补贴,与厂家协商未果后,金某再次将其告上法庭。会出现反转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新能源汽车补贴不翼而飞? 车主认为厂家私吞补贴
根据车主金某的回忆,2018年6月22日,自己从陕西中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同公司)购买了一辆奇瑞汽车,并签订了相关协议,包括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协议等。随后,金某按照协议的要求提供了身份证、西安市居住证以及缴纳社保证明等材料,但厂家坚称金某提供的社保证明不是西安市社保机构提供的,不符合领取补贴的要求。
金某认为自己被厂家欺骗了,严重怀疑厂家私吞了补贴,于是将其告上了法庭。
合同已经履行完毕 补贴能否领取不归厂家决定
经销商中同公司表示,首先,自己与金某没有直接售卖的关系,补贴也不是自己交付给客户,补贴是由西安市提供的,自己不能决定金某是否符合标准;其次,与车主签订的协议里写的很清楚,并且在卖车的时候也已经宣读过,卖车的价格就是扣除了所有补贴后的价格,金某也签字确认了。
因此,自己不应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双方对协议理解不一致 厂家向车主支付相应款项
经过调查,首先,厂家与金某在交易车辆的时候已经告知,关于补贴中的13500元为地方性补贴,不属于车主个人所有,厂家不构成欺诈;其次,协议中写到,要求提供社保机构出具的社保缴纳证明,但未明确写明需要由西安市社保机构出具的证明,这属于双方理解不一致,一般要做出对消费者有利的解释。
二审法院还表示,车主与厂家均没有提供足以推翻一审法院判决的事实证据材料,因此,二审法院最终判决中同公司支付金某10950元,并驳回金某的其他请求。
不知道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贾亚权对此是否知情。
独家:奇瑞为何销量遥遥领先?因有陈俊生这样一个靠谱的总经理